连日来,晋宁南滇池国家湿地公园在湿地公园库塘、沟渠和河道周边,开展了福寿螺专项清除行动,有效遏制福寿螺的蔓延态势,守护母亲湖水清岸绿。
今年雨季降雨量大,天气湿热,福寿螺产卵较多,为防止福寿螺地蔓延,南滇池国家湿地公园将清理福寿螺工作纳入湿地保护重点工作,进行常态化管理。7月份以来,每天安排6名管护员开展福寿螺清理工作。但由于南滇池国家湿地公园是滇池湖滨最大的湿地公园,对滇池入湖水质的净化起着关键性作用,所以不能进行化学药物防治,只能靠人工清理。
福寿螺作为一种外来入侵物种,食性杂,生长迅速,繁殖力强,一只雌性福寿螺一年可繁殖20-40次,繁殖季节为每年3-11月份,繁殖盛期为5-8月,且孵化率高达90%,每日的常规清理已经远远跟不上福寿螺的繁殖速度。为更好的遏制福寿螺蔓延态势,区林草局制定管控方案,细化防治措施。8月6日,南滇池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局联合昆明滇投公司启动集中清理专项行动。行动中,工作人员手持渔网、铁铲等工具,采取人工捡螺、铲除螺卵、集中捣毁等无害化处理方式,将福寿螺的蔓延势头消灭在萌芽状态。
下一步,湿地公园管理部门,还将根据管控方案设置隔离闸,在入滇河口、湿地入湖口、生态调蓄带入湖口安装阻隔网。对湿地内的水生植物进行部分收割,阻断福寿螺的产卵条件。对于水域较深的生态调蓄带插竹片进行诱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