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沧市林业部门全力投身抗旱保林
发布来源:四川仲达园林绿化工程 发布时间:2014-12-25
面对持续高温干旱灾害天气和严重旱情,临沧市林业系统紧紧围绕省林业厅和市委、市政府抗旱救灾工作的具体部署,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树立“抗大旱、抗长旱、防大灾”的意识,加强领导,广泛动员,精心组织,扎实抓好抗旱保林工作。 2009年入秋以来,临沧气候异常,呈现持续高温干旱少雨天气,且持续时间长,全市大部分地区综合气象干旱指数达到重旱,加上入冬后的低温冷冻,双重的自然灾害对林业造成了巨大损失。截止4月2日全市森林受灾面积达197.1万亩,其中,新造林面积134.06万亩,林地面积63.04万亩(经济林16.98万亩、用材林0.5万亩、其他林45.56万亩),苗圃受灾面积2310亩;林业各项受灾经济损失32386.1万元(新造林经济损失28897.8万元、苗圃经济损失达2520.2万元、森林火灾及有害生物灾害损失968.1万元)。损失树木1007.86万株,其中核桃405.78万株、竹子150万株、膏桐202.85万株、云南松14万株、华山松10.2万株、澳洲坚果9万株、橡胶82.5万株、咖啡112万株、桉树16.17万株、西南桦4.76万株、云南山核桃0.6万株,造成经济损失达28897.8万元;损失各种苗木1848万株,采穗圃受灾360亩,受灾株数12900株,损失穗条12.55万条,经济损失2520.2万元;林业有害生物灾害发生面积2.94万亩,造成经济损失962.1万元;森林火灾受害面积756.6亩,受灾252.3亩,造成经济损失6万元。 灾情发生后,林业部门坚决贯彻落实国家、省关于夺取抗旱救灾工作全面胜利的重要指示,把林业抗旱救灾工作摆在当前林业各项工作首位,迅速组建成立了抗灾救灾领导小组,制定了抗灾救灾工作方案,及时召开了专题会议进行研究部署,积极组织动员广大林业干部开展抗旱救灾工作,广泛发动人民群众奋力投入到抗灾救灾工作中,努力挽回和降低灾害造成的损失。市林业局建立了抗旱救灾领导挂钩联系制度,每位局领导班子成员挂钩联系1个县(区),分片包干、责任到人,靠前指挥、狠抓落实,抽调16名技术和业务骨干组成8个工作组深入各县(区)指导帮助冬春造林和抗灾救灾工作。增强防灾抗灾意识,确保造林种苗供应,统筹安排好木本油料苗木培育和调剂工作,同时广泛发动群众做好苗圃地、新造林地的抗旱保苗,以及古树名木的抢救保护工作,最大限度降低旱灾损失。各县(区)林业局抽调技术人员,组成技术指导组深入灾区一线进行科技救灾减灾,推广径流造林、截干造林以及覆膜、套袋、营养钵等抗旱实用技术,并积极争取灾后重建资金扶持,整合项目资金,开展报废苗圃地重新育苗,搭建遮荫棚,购置薄膜、保水剂和浇灌设施。通过广泛动员、组织群众,采取人背、畜驮、车拉等形式运水、运沼液和抽水进行浇灌,努力减少种苗和新造林地损失。广大林农群众更是将林改分到自家的山林百般爱护,男女老少齐上阵,抗旱保苗,护林防火。截止2010年4月2日,全市已投入抗旱保苗资金5008.16万元(其中财政投入306.3万元,林业部门投入1287.44万元,群众自筹3414.42万元),组织干部群众开展抗旱保苗10余万人次,投入设施1400余台(套),抗旱浇灌新造林面积110多万亩,浇灌苗圃地1240亩,减少经济损失6069万元。 抓实森林防火工作。森林防火指挥部、市林业局在多次下发紧急通知做好工作安排部署基础上,市林业局、工商局、公安局还联合下发《关于禁止生产销售燃放孔明灯的紧急通知》。各县(区)严格落实森林防火“三线”、“四个责任人”制度,签订防火责任书1518份,把领导责任、部门责任、包片责任和地块责任层层落实到乡(镇)长、村(社区)主任、村民小组长、户主、林权所有者(或经营者)“五个”关键人上,把防火措施落实到林区基层、山头地块和防护一线,做到了责有人担、山有人管、林有人护、火有人打。各级森林防火指挥部成员单位认真履行职责,截止4月5日共派出工作组473支2574人深入基层开展森林防火督查工作。二是森林防火宣传教育深入开展。截止4月5日,全市开展广电宣传885场次,出动宣传车685台次,发放通知书29万份,发放宣传材料9.8万份,粘贴宣传标语7418份,为中小学生上课2618课时,发送公益短信120余万条。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增强了全民森林防火的法制观念和责任意识,提高了群众防范森林火灾的应急避险和自救能力。严格落实“五个100%”野外火源管理制度,把群众的生产、生活用火审批权下放到村民小组,采取集中用火、连片用火等办法,引导群众做到“五不烧”。对林缘周边、公路沿线、人员活动密集区的林下可燃物进行人工割除291公顷,开展计划烧除2.6万公顷,有效减少火灾隐患。同时,在元旦、春节、“两会”期间,采取增加护林人员加大巡护密度,派出车辆加大公路沿线巡护力度,派出工作组深入林区开展森林火灾隐患大排查,发放《森林火险隐患整改通知书》107份,相关单位及时进行了整改,整改率100%,最大程度消除森林火灾安全隐患。依托驻临军警部队、民兵、机关干部职工、国有林场、自然保护区职工及护林人员等组建半专业、季节性及义务扑火队872支23632人,并加强了指挥员及扑火队伍防扑火安全知识培训,配备了必要的扑火物资,扑火队伍建设实现了“拉得出、用得上、能管用”。同时,通过层层对乡(镇)、村(社区)及农户、护林员等进行防扑火安全知识培训,全市防扑火能力全面加强。严格实行24小时领导带班、工作人员值班的森林防火工作制度,规范处置卫星热点,严格火情报告和火灾报道归口管理制度,保障森林防火信息畅通,森林火情得到果断处置。目前,全市投入森林防火经费1143.67万元。截止4月7日,全市核查卫星热点211个,发生火情110多起,森林火灾16起,其中:一般森林火灾5起,较大森林火灾11起,受害面积93.58公顷,无重特大森林火灾,无扑火人员伤亡。(临沧市林业局陈德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