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电视台“走进科学”栏目走进南涧无量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发布来源:四川仲达园林绿化工程 发布时间:2014-12-25
2月26-28日,中央电视台10频道“走进科学”栏目记者在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专家饶定齐先生的陪同下到南涧无量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拍摄哀牢髭蟾专题。 27日-28日,中央电视台10频道记者及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专家在无量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涧管理局领导及科研人员的陪同下深入到无量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北段的大山河现场拍摄哀牢髭蟾。据专家介绍,哀牢髭蟾(Vibrissaphora ailaonica)属两栖纲、无尾目、锄足蟾科,为云南珍稀濒危保护动物,仅分布于云南滇中哀牢山和无量山地区,南涧无量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哀牢髭蟾分布的最北端,生活于海拔800-2600m的原始森林中植物群落结构复杂,环境潮湿,光照较弱的湿性常绿阔叶林带,雄蟾上唇缘有10-16枚粗大黑刺,俗称“胡子蛙”,眼内虹彩的颜色上半部为蓝色,下半部为黑色,非繁殖的成体营陆地生活,繁殖期进入水中,2-4月产卵于水质清澈,水流平缓的溪流中,40天左右,可孵出蝌蚪,蝌蚪数量多,但成活至完成变态比例却很低。 在南涧无量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北端的大山河,专家、记者经过夜间和白天的调查,共发现了20多只雄性哀牢髭蟾,卵50多团。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饶定齐专家介绍说“哀牢髭蟾是我们国家比较珍稀的两栖动物,它的身体结构比较特殊,嘴巴上长刺,相关行为跟其它很多蛙不一样。本次考察,主要是配合中央电视台10频道“走进科学”栏目观察哀牢髭蟾的一些行为、生态,哀牢髭蟾在云南虽有分布地,但面临着数量减少,有的地方还有捕食等人为破坏物种情况,哀牢髭蟾物种的保护迫在眉睫,南涧无量山这一段是哀牢髭蟾分布的最北端,南涧无量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在物种保护方面做了很多工作,这一段人为干扰还算比较少,物种状况相对好一些。” 南涧无量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希望通过对哀牢髭蟾的拍摄播出达到扩大宣传,使大家都来关注这个物种的生存状况,共同参与保护,科研部门继续做一些相关的保护研究工作,使其种群在无量山不断壮大的目的。(邹国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