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水青山,林海沧茫。2007年3月,永善县拉开了轰轰烈烈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序幕,奏响了建设绿色永善、生态永善、富裕永善的主旋律。 永善县有林业用地面积197.8万亩,占国土面积的47.3%。为充分利用好丰富的林地林木资源,加快林业发展,实现“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永善县委、县政府有着非常清晰的发展思路:只有让经营者有其山,植树者受其益,务林者得其利,林业发展才能获得一种内在、持久的动力,这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之所在、希望之所在。根据省、市的统一安排,2007年3月,永善县开始启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工作中,该县严格落实党政一把手负责制,成立了县、乡、村“三级书记”任组长的林改工作领导组,建立完善了“县直接领导、乡镇负责组织实施、村组具体操作、农民直接参与、部门搞好服务”的林改工作机制;县乡村逐级签订林改工作责任书,实行县处级领导分片挂钩联系乡镇、县直部门包乡、乡领导干部包村和督查月报制度;严格工作纪律,抓好人员、资金、技术“三个到位”。充分依靠和发动群众,把决策权交给群众,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以村民小组为单位,实行一村一策,一组一案,做到内容、程序、方法、结果“四公开”。 截至2009年3月31日,该县参与林改人员5584人次;投入林改资金447.79万元;开展业务培训160期4680人次;排查纠纷165件,调解成功152件;完成林改外业勘界、内业统计2283个村民小组(占涉及林改小组数2586的88.3%);确权户数60949户,确权宗地数101864宗,确权面积106.5366万亩(占应纳入林改总面积119万亩的89.5%)。 通过林改,永善各族群众对投资开发林业的积极性高涨。黄华镇米贴村民李太洪高兴地说,林改使他明确了所承包荒山和林地的经营年限和财产所有权,让他吃了“定心丸”。今年他打算在自己承包的415亩荒山里大量增植经济林果。墨翰乡金竹村是“有名”的特困村。林改前,由于“四权”没有落实,群众对发展林产业缺乏信心;林改后,村民们领到了《林权证》,发展产业的信心更足了。一年来,该村村民在政府和挂钩扶贫部门的扶持下,大力发展核桃和竹产业,完成核桃种植4600亩、竹类1000亩。
(永善县宣传部 任晓宇)